高质量发展|健康管理中心平度院区共读一本书活动月 举行 《医学的温度》读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3-05-29 14:14:29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张晨
为响应医院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在三级学科主任王燕“从体检者不满意的地方干起,从体检者最需要的地方做起”的倡导下,健康管理中心平度院区开展提升医护团队自身素质,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全科共读一本书系列活动。
《医学的温度》是中国科协名誉主席、著名病理生理学家韩启德院士反思医学本质、践行人文精神、匡正俗解谬说、回归价值医疗之作,入选国家必读10本书之列。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健康管理中心平度院区的每一个人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读了《医学的温度》这本书,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读后感的分享活动。如何让年轻的院区和年轻的医护团队尽快的成长,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5月23日下午,健康管理中心平度院区举行了《医学的温度》读后分享会。我院督查专员高玉芳、院区党政办公室主任兰奎旭、护理院感处副主任姜永梅、医务处副主任科员孙晓彤参加活动。活动由督查专员高玉芳的致词拉开了序幕,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首先要有一颗温暖的心,温暖而有力、传递着人类的爱,点亮生命,温暖人间,促进社会向善,向上,向好。医学是有温度的,践行有温度的医学,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作为医护人员,既要有好的医术,更要有好的人品和人格,要有爱心、懂人情、明事理,要能够体会性命相托的凝重。
用心读书、用心体会。同事们就自己的学习心得,就工作中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发表感悟:
“在下午通知异常结果时常遇到体检者报告上写着考虑Ca的字样,我都会不自觉地感到心酸,再告知其病情的同时,真切感受到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当得知患癌症时的心情,为了宽慰他们要告知他们不要过度紧张,进一步检查后才能断定情况及性质,这里体现了体检的重要性,很多癌症前期没有感觉在后期有感觉时已发展成不可逆的晚期癌症。在某些疾病面前,医学是有限的,我们在治疗病人的同时,更应该给予更多行动上的帮助和语言上的安慰,这样能减轻病人在精神心灵上的痛苦,减少病人对死亡的恐惧,或许这样也能使病人更配合诊疗,最终得益的也是病人自身。”
“自从来到平度院区,感受到很多青大附院人的热情与温暖,想到马莉娜等多位主任、专家远赴贵州偏远山区遇到那些孩子们,那温柔的动作、暖心的话语,让我觉得做这些事情其实不难,难得是那份真心,以人为本,用真心实意换的患者及家人的理解,用善解人意的服务态度去感染人,从而可以将医患关系变得融洽,从而将病痛及不良情绪拒之千里,从而让对立面变为共同努力的信心,从而让病痛望而生畏,从而让健康又回到我们身上。”
“在体检过程中,要做到以体检者为中心,关心关怀受检者;很多受检者都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科室,面对陌生的环境、专业的医学名称,不免有些不知所措,热情的问候、详细的讲解、优质的友善护理服务举措、无微不至的关心可以使他们放松愉快的享受体检过程,信任我们,从而增进医患关系。”
“在我们平日的体检工作中,可能因为体检工作的繁琐与重复性,我们开始了流水线一般的工作,慢慢的失去了对体检者的关心与共情,或许有时在我们的心里和眼里的目标仅仅是给这位来检者检查,给这位来检者导诊等等,但是当我读了这本书,从书中我体会到,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不能因为体检量过大,体检流程单一繁琐导致工作压力过大而忽视每位体检者心理上的需求,让每一位来检者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感受到别样的关心与理解,正如韩启德院士在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回忆了小时候住院的一次经历,尽管用的只是普通的青霉素,也没有其他的治疗,但是医护人员的关爱却让他第一回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家庭之外的温情。正是这份温情奠定了作者一生的事业,得以成为一代大医。”
“这本书在我心里铺垫了一个用有温度的医学去治疗和安慰每一个患者的决心。虽然我目前只是一个普通护士,但是在平日的工作过程中,也会将这样的思想潜移默化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在工作中给予每位体检者体检中心特有的温度、温暖,我们要有好的人品与人格,要有爱心,懂人情,明事理,要能体会‘性命相托’的凝重,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医者存仁心,大爱永无疆。此次阅读分享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家阅读兴趣,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提升了科室管理内涵,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了医患同理心,相信带着这份读书感悟,健康管理中心平度院区的医护人员将会为体检人员提供更加贴心、周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切实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康管理中心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