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手足显微外科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环抱式固定理念
发布时间:2023-09-15 12:55:29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孟璟
远端下胫腓联合损伤常见于踝关节骨折,约占所有踝关节损伤的 13% 至 20%。现报道有多种固定技术用于修复韧带联合,最常见的手术仍然是螺钉固定。螺钉固定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为远端韧带联合复合体提供刚性稳定性。然而,刚性固定存在争议,因为它可能导致韧带联合复位不良和动态下胫腓关系的改变。 研究显示复位不良率在 16% 至 52% 之间。
近年来,弹性固定技术(例如Suture Buttons)比刚性固定更不易发生复位不良。然而,Suture Buttons技术仍然需要以相对正确的角度插入为了避免复位不良,有研究显示此技术的复位不良率为17%。
基于先前技术的基础,为了提高韧带联合复位的准确性并减少韧带联合固定的并发症,崂山手足显微外科董全宇病区主任,在先前弹性固定技术的基础上,发明环抱式技术,使用线圈捆绑,使得圆周力集中在腓骨上,将其从中央推入胫骨切迹。因它不是一个点的作用,而是多方向的合力,因此可以显著降低复位不良率。此外,环抱式修复技术有着较低的并发症概率。仅有少数患者术后表现有缝合线激惹疼痛或不适,经皮下切除缝合线后,疼痛症状通常会得到缓解。
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下胫腓弹性环抱式固定理念,是下胫腓固定的革命性技术,相比于螺钉固定(16%-52%)和Suture Buttons固定(17%),环抱式固定的复位不良率仅为2.99%。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足踝外科顶级期刊美国足踝协会官方杂志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病例分享
一名51岁女性,因不慎从楼梯上摔落,致使脚踝扭伤肿胀,前往医院就诊。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腓骨近端骨折、后踝骨折以及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韧带联合关节分离。
董全宇病区主任使用环抱技术对其损伤的下胫腓结构进行修复,患者于术后12周进行全体重负重,术后1年复查结果提示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后足踝评分为100分,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为0分。踝关节负重X线摄影和三维CT显示韧带联合关节解剖复位。
图4 术后1年影像学结果
环抱式修复技术是下胫腓韧带联合弹性固定的一种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较好的结果,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此外,整个手术的可行性和可复制率高,在临床治疗中是个值得推荐的选择。此项技术的开展大大改善了骨折术后患者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率,提高患者术后下肢功能,减轻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