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羊水栓塞产妇 产科上演“20分钟生死时速”
发布时间:2024-01-08 09:51:47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张晨
岁徐更新,华章日新,在世界各地欢庆新年来临之时,生死大战在崂山院区产房和手术室悄然上演。12月30日上午,怀孕40周的43岁高龄二胎孕妈妈孟女士因妊娠期糖尿病正在产房引产。自9点30分开始滴注催产素,过程顺利,胎心平稳。孟女士和当班的助产士丁秀欣开心地聊着家常。从丈夫的温柔体贴,到大女儿乖巧懂事,再到肚子里的还未谋面的小宝宝……孟女士带着幸福的憧憬,准备迎接又一个小天使的到来。
12点51分,孟女士突然出现一次呛咳,胎膜破裂,1分钟后,出现胸闷憋气,逐渐加重至频死感。丁秀欣助产士立即呼叫值班医师张丽娟和陈雅暖主治医师,并马上连接心电监护仪,加大流量吸氧,备好地塞米松。两位医师跑步进入产房,胎心突然下降至72次/分,孟女士面色紫绀,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93%。三位值班人员当机立断,这不是羊水栓塞的典型症状吗?羊水栓塞的应急演练每季度都会进行,应急预案所有医护人员熟记于心,早期识别是决胜的关键。第一时间判断为羊水栓塞,紧张气氛瞬间涌上心头。三人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忙中有序,静推地塞米松20mg、交代病情、手术准备、上报主任、通知产安办,争分夺秒,保障母婴安全。孕妇经过一系列抢救在手术前已面色恢复如常。13点12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响彻手术室,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一下。然而,对于羊水栓塞来说,真正的大战其实刚刚开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DIC轮番上演,张丽娟和陈雅暖医师台上奋战,李静和朴顺福副主任医师到场现场指导抢救,检验科、输血科、麻醉科,保驾护航,术中出血1500毫升,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母女转危为安!
临床上,羊水栓塞被很多医生称为“恶魔在抽签”,是在胎儿分娩过程中含有粪便、碎片组织的羊水通过静脉进入到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母体对羊水中的物质产生的一系列类似过敏反应。羊水栓塞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它的发病率不高,在分娩过程中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死亡率较高,目前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大概在60%-80%左右。羊水栓塞抢救的最大难点是无法事先预防,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任何产妇都有可能发生。即便是产检一切正常的足月孕妇,都有可能突然发病,而且来势汹汹,可能马上就转变为弥漫性休克和多脏器衰竭。一旦产妇出现羊水栓塞,对医疗技术和医疗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本病例从发现羊水栓塞到胎儿娩出,20分钟。从手术开始,到病情稳定手术结束,1小时45分钟。抢救迅速,治疗规范,彰显了团队凝聚力和迅速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