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旁卡鸭骨危及生命,多学科协作拆炸弹保平安
发布时间:2024-01-30 10:35:41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张晨
“大夫,大夫,快救救他吧!他吃鸭头卡住了!”高声的呼喊让忙于急诊患者的耳鼻咽喉科李慎玲医生迅速抬起头来。紧接着诊室挤进来几个人,中间簇拥着一位表情痛苦的青年小伙。患者主诉吃“鸭头”后出现胸部疼痛。
看到小伙痛苦地捂着胸口,李慎玲医师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异物可能卡在食管了,检查咽腔未见异物,立即为患者安排颈胸部CT检查。果然,CT显示食管中段(主动脉弓水平)高密度影,是风险最高的主动脉旁尖锐食管异物!这是最为凶险的食管内异物,若不及时处理,吞咽、感染也会导致鸭骨刺破食管,进而伤及主动脉,导致大出血死亡!骨片与动脉毫厘之间,手术操作极易损伤主动脉,且是否已伤及动脉亦未知,李医生遂立即安排患者进一步完善胸主动脉CT造影,评估食管内鸭骨是否已穿出食管伤及动脉,结果显示动脉壁尚光滑,但骨片紧贴动脉。
李慎玲医师立即将该情况向病区副主任闫舒汇报。目前虽然表面上患者除了疼痛没有任何表现,但闫舒副主任深知这个位置的骨片随时有刺破大动脉导致出血死亡的风险,内镜取风险高,开胸取创伤大。患者年仅34岁,不仅要全力抢救,而且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创伤。闫舒副主任向总值班汇报的同时,申请消化内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介入医学科、麻醉科、输血科、ICU紧急在凌晨3点多学科会诊,评估病情,讨论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预案,同时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并征得手术知情同意。
经多学科讨论,患者食管异物(第二狭窄,主动脉弓旁)诊断明确,食管穿孔可能性极大,骨片紧邻主动脉弓,位于主动脉弓与肺动脉之间,术中出血风险大,术后纵隔感染风险高!最终决定紧急备血后,由耳鼻咽喉科医生先行全麻下硬质食管镜探查试取异物,一旦主动脉破裂胸外科、心外科紧急开胸抢救。
经过紧急充分的术前准备,凌晨3:00患者被推进手术室。麻醉科杜青副主任医师顺利插管全麻成功后,胸外科王茂龙副主任保驾护航,耳鼻咽喉科闫舒副主任经口导入硬质食管镜,边探查边小心靠近异物,发现鸭骨后,仔细观察异物似成三角形,边缘锐利,插入食道壁,结合CT显示的位置及与动脉的关系,镜下小心调整骨片位置,一次成功将异物完整取出,再次进镜检查未发现大出血,异物所在食管壁有损伤及少量渗血,遂由消化内科医生胃镜检查伤损情况,确认食管穿孔,并留置鼻胃管1根,以便后续肠内营养,禁经口进食,以利于食管穿孔愈合。患者转危为安,术后转入ICU治疗,第二天上午病情稳定后返回耳鼻咽喉科病房继续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直至患者完全康复,拔除胃管,顺利出院。
顺畅的诊疗流程,群策群力、相互支持的多学科会诊是该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是西海岸院区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的体现,亦是我院百廿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
温馨提示:进食时“卡刺”、“卡骨”特别常见,但请务必不要吃“馒头、饼子”吞带,该“妙招”极易导致异物深陷某个位置,且越来越深,导致严重后果,该患者就属这种情况。春节将至,阖家欢聚之时少不了要大快朵颐,在此,提醒大家,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小心异物,一旦发生“卡刺、卡骨”及时就医,慎用“妙招”。
此外,还有非常凶险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不久前科室亦成功抢救外院转诊的一误呛“瓜子”的小患儿,最后从主气道取出一片完整瓜子壳,1岁半的孩子转危为安。在此也提醒家长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食用坚果及胶冻样食物,儿童进食时避免跑跳、哭笑及玩闹。让我们一起远离异物,预防危险,开心吃大餐,欢乐过大年!(耳鼻咽喉科西海岸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