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日|“抗癌路上,你我同心”青大附院成功举办肿瘤心脏病义诊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16 17:47:45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孟璟
2024年4月15日-21日,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癌症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高质量推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在4月15日中国抗癌日这一天,青大附院开展了“抗癌路上,你我同心”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活动由青大附院肿瘤科吕红英教授牵头,联合心内科张文忠教授带领医护团队,在市南院区门诊楼二楼大厅进行,他们为前来参加义诊的广大群众提供肿瘤心脏病相关咨询,包括肿瘤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随访监测、用药指导,以及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并结合义诊群众的具体情况一一耐心解答。
吕红英教授耐心解答义诊群众的问题
义诊活动历时2小时,活动中医务人员仔细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测量血压,免费发放宣传手册,并进行肿瘤心脏病学相关知识科普和宣讲,提倡“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希望大家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此次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坚定了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决心。
’
孟聪医生为义诊群众进行咨询
医护人员叶宝玲为义诊群众测量血压
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常见的肿瘤筛查方式包括肿瘤标记物检查、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等等,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发现癌症要选择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等。
心血管疾病目前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肿瘤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肿瘤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免疫相关治疗,在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生”的希望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多种多样的心脏毒性,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保护心脏,保护患者生命,为患者带来全面的“新生”?治疗前常规筛查心血管高危因素,积极干预;治疗过程中关注心血管事件,监测心脏超声、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cTnT,NT-proBNP)等,这些都有助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