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前沿交流,共筑未来——青岛市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科分会第二届年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12 10:32:40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张晨

2024年8月23至24日,我院心血管外科成功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结构性心脏病学术盛会——青岛市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科分会第二届年会,暨“2024—中国▪青岛瓣膜会”,暨青岛市结构性心脏病继续教育培训班,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专科联盟成立大会并首届全体理事会议,本次大会同时承办了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菁英赛半决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青岛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管军,我院副院长张斌参会致辞,我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杨苏民主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专科联盟”成立大会并为各联盟成员单位举行授牌仪式。来自省内外的诸多著名专家学者、临床一线医护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该领域的学术进步与临床实践注入了强大动力。本次会议设置同步网络照片直播,至会议结束,累计点击浏览量已超7万人次。

本次学术年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专题讲座、病例讨论、虚拟手术演示等多个环节。众多国内外顶尖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们在结构性心脏病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前沿观点和最新临床经验。


在诊断技术方面,年会展示了一系列前沿技术。在影像学专场,北京阜外医院、四川华西医院、浙大第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西安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为我们带来了围术期影像学评估,精确模拟瓣膜的植入过程和受力方向,使术前评估的效果预期和风险预测功能更加具象化。在心脏超声专场,浙大第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展示了心脏超声在介入二尖瓣、介入三尖瓣手术方面的优势,让与会者看到了科技进步为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带来的更高准确性和及时性。这将有助于医生更早地发现疾病,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治疗方法的突破成为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从传统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到新兴的介入治疗,专家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各自的临床实践成果。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为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在年会上得到了充分强调。心外科、心内科、影像科、心脏超声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紧密合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将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例讨论和虚拟手术演示环节更是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来自不同地区的临床医生分享了疑难病例,专家们深入分析讨论,提出宝贵建议。直观地展示了高难度结构性心脏病手术的过程,让与会者领略到了最新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方法。

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菁英赛同样精彩,来自各地的医学精英们齐聚一堂,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舞台上,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医术技能。比赛选择在我们会议举办,说明了我们会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表示国际组织对我们单位和会议的认可,也是我们会议的另一亮点。

此次结构性心脏病学术年会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它为广大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分享与传播。相信通过本次大会,将进一步提高结构性心脏病的整体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也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引领该领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展望未来,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充满希望。在广大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诊断和治疗技术将不断创新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结构性心脏病学术年会的到来,继续为推动学科发展、守护人类健康贡献力量。(心血管外科 江磊 刘伟丽 屈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