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承办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及青岛市医学会2024年重症学术会议
发布时间:2024-12-25 14:29:43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张晨
12月20日,由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山东省医师协会、青岛市医学会主办,我院重症医学科承办的2024年重症学术会议在青岛成功召开。会议以“合作、创新、未来”为主题,邀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德昌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侯晓彤教授、全国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周翔教授及马晓春教授、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张西京教授、山东省重症质控中心主任王春亭教授等国内危重症领域顶尖专家出席并参加开幕式。
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刘斌致开幕词,对与会嘉宾和参会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重症医学专业在推动医院整体学科建设和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水平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为各位专家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重症医学科发展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开幕式上,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晓博教授致辞,他介绍并肯定了此次学会年会召开的重要性,高度赞扬了重症医学专科分会在我国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牵头的重症联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山东省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任勇指出近年来我省在体外生命支持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对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要不断精进医术,勇于创新突破,努力提升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
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秘书长王绪华在致辞中全面回顾了重症医学分会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果,高度赞扬了重症医学工作者在早期康复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勉励重症医学分会继续做好深化内部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科研创新等工作,引领各成员单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及青岛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邢金燕介绍自各学会成立以来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工作及ECMO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我院重症康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邢金燕主委强调ECMO技术作为重症医学科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核心地位,同时强调ECMO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重症医学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综合运用以及科室的综合管理能力,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与高效协同。高效的组织构架、精细化的患者管理、以及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是提升ECMO技术管理的关键。关键技术的高水平开展是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的保障,但随重症医学科的不断发展,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不仅仅是让患者活下来,更是要患者高质量活下来,更好回归社会生活。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尝试,在前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与康复科的协作开展的重症康复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借助康复医学会重症分会在重症康复概念在全省不断普及推广。邢金燕主委强调,在重症医学与康复医学交叉领域,仍有大量临床规范、质控体系和标准化工作流程需要建立和完善。通过多学科协作,推动危重症治疗和康复领域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也将为重症医学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重症医学科人始终保持开放和学习的态度,积极进行学科交叉并不断创新,专业发展一定会有更好未来。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会议采用专题讲座、病例思辨、Pro &Con、病例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陈德昌教授、侯晓彤教授、霍永丰教授、周翔教授、王岗教授、张西京教授及山东省内外各地市著名专家30余名进行授课。现场大咖云集,思维火热碰撞。为参会者们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思路,进一步推动重症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共同发展。
为推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大会设置了科研专会。中华医学杂志社编辑部副主编霍永丰、北医三院ICU副研究员冷玉鑫、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副主任曹玉、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副教授陈曼等省内外专家分享了重症医学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重症医学科研的前进动态,也为临床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期两天的会议在掌声和激动中圆满落幕。此次会议不仅是对过去一年重症医学领域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动员。未来,将继续加强各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更适合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路径,推动重症医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我省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