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合璧,畅通胆道:PTC引导下ERCP取石术为复杂胆道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发布时间:2025-02-13 10:15:10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李永红
近日,消化内科西海岸病区联合腹部超声科完成一例多学科联合手术。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完成经皮经肝胆管穿刺(PTC)导丝对接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取石术。
患者周某,79岁,因右上腹疼痛10天,体温升高6天于当地医院就诊,外院CT显示患者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给予补液、消炎治疗,并行胆囊穿刺引流,仍有间断发热及腹痛,为求进一步治疗转至消化内科西海岸病区。
患者入院后,曹彬主任团队仔细讨论分析患者的病情,并结合各项检查化验结果后决定行ERC取石治疗。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等治疗,2月5日,患者第一次被送进了内镜室行ERCP取石治疗。由于患者术前MRCP提示患者存在胆胰合流异常畸形,插管难度十分大,术中曹彬主任团队反复尝试胆管插管均未成功,导丝进入胰管,手术持续了1个多小时,为患者安全考虑,曹彬主任决定暂时放弃进一步操作,置入胰管支架后,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继续抗炎治疗,拟择期尝试PTC联合ERC导丝对接治疗的方案。
6天后,曹彬主任团队及患者均做好了第二次ERC取石治疗的准备。术前科室召开MTD,针对患者的胆胰汇合异常的特殊解剖结构,科室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估,经过紧张的讨论,决定由曹彬主任医师和腹部超声科张晓娟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ERC与PTC技术的联合治疗。即先由张晓娟副主任医师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后置入导丝,导丝穿过乳头后,由曹彬主任医师经十二指肠镜将导丝取出,后沿导丝行胆管插管后再次交换导丝置入胆管行ERC及后续取石治疗。为保证胆管的充盈或扩张,术前1天提前关闭了患者的胆囊穿刺引流管。术前当日经腹部超声科张晓娟副主任医师评估,患者肝内胆管纤细,PTC穿刺难度大,但为了患者病情需要,仍积极准备尝试PTC。 手术定于中午进行,术中张晓娟副主任医师反复探查患者肝内胆管,最终选择了一根穿刺条件相对较好的右肝内胆管,随着穿刺针进入目的胆管,拔出针芯后见墨绿色胆汁流出,标志着第一步PTC的成功。后经穿刺胆管进入导丝,X线辅助及十二指肠镜下观察见导丝自乳头开口上方进入肠腔,活检钳夹持对接法再次将导丝置入胆管,后成功为患者完成胆总管取石术并留置弯头鼻胆管于肝总管,胆汁引流通畅。术后患者腹痛消失,未再发烧,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这是曹彬主任医师与张晓娟副主任医师的第三次PTC+ERCP合作。2024年7月22日与2025年2月8日他们联合完成了2例PTC+ERC+胆道扩张导管扩张+EMBE,成功为2位胆总管占位的患者置入了胆管金属支架,解除了胆道梗阻,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次又通过联合技术完成了复杂胆管取石术。本次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多学科合作及内镜微创治疗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兄弟科室的鼎力相助,得益于大家绝不轻言放弃、一切为了患者的医者仁心精神。
近年来,消化内科西海岸病区在曹彬主任的带领下,胆胰疾病ERCP诊治病例自2020年已经是青岛市收治病人最多的中心,2024年ERCP突破500例,实现历史性突破,并完成很多高难度手术。其中Roux-en-Y术后ERCP治疗,胶东半岛只有消化内科西海岸病区能够完成此项手术;胆道子镜下肝内胆管及胆囊管结石目前也可通过ERCP途径进行内镜下取石治疗。2024年科室完成1例5岁体重不足15Kg儿童胆总管多发结石ERCP取石治疗,开创青岛地区儿童ERCP先河。 (消化内科西海岸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