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西海岸院区成功举办首次脊柱转移瘤MDT研讨会——单孔内镜微创技术引领脊柱转移瘤治疗革新
发布时间:2025-04-09 14:00:30 发布科室:宣传部 发布人:张晨

近日,西海岸院区首次脊柱转移瘤多学科诊疗(MDT)研讨会顺利召开。会议由西海岸院区医务处牵头,脊柱外科病区副主任赵成亮主持,肿瘤放疗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10余个科室专家代表,围绕脊柱转移瘤的诊疗新技术及多学科协作展开深入探讨。 


单孔内镜微创技术:脊柱转移瘤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会上,赵成亮副主任重点介绍了单孔内镜微创治疗胸腰椎转移瘤手术的创新成果。该技术首先通过经皮钉固定技术、骨水泥技术恢复脊柱稳定性,然后通过脊柱内镜单一微小切口完成脊髓周围肿瘤病灶切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体质较弱或需快速转入放化疗、靶向治疗的患者。赵成亮副主任结合淋巴瘤、前列腺癌、肺鳞癌等临床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的积极影响。介入医学中心刘士锋病区副主任评价称:“这一术式不仅操作性强,更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窗口期。”麻醉科冯伟副主任也表示将全力支持新技术应用,助力更多患者受益。 

多学科协作:从精准诊断到规范化治疗

病理科院区主任王继刚指出,标准化病理诊断流程是脊柱转移瘤治疗的基础,并呼吁加强多学科数据共享。

肿瘤放疗科病区副主任周非提出“起始联合治疗”理念,指出地舒单抗等骨靶向药物可有效阻断恶性循环,减少骨相关事件发生,与手术形成协同效应。核医学科院区主任刘彬表示,核医学在早期筛查与精准分期中扮演“侦察兵”角色,PET中心院区主任李大成补充称,约30%患者的分期因PET-CT技术得以修正,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全程管理+科研创新:MDT模式赋能患者长生存

西海岸院区医务处主任田少奇指出,MDT模式是提升脊柱转移瘤诊疗水平的核心,医院将持续支持多学科科研合作,推动临床转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副主任任敦强提到,微创手术结合骨保护药物可实现“1+12”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脊柱外科西海岸护理单元副护士长王小霞从护理角度肯定了新技术对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护理难度的积极意义。医务处副主任刘广伟表示,未来将通过优化MDT流程、加强学科联动,实现患者全程管理,同时深化科研合作,“让青大附院脊柱转移瘤诊疗水平走向全国前列”。赵成亮副主任表示,此次会议为多学科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将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患者受益。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西海岸院区在脊柱转移瘤综合治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以单孔内镜微创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模式,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高质量的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