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 西海岸院区康复医学科联合耳鼻咽喉科举行“世界嗓音日”大型义诊活动
    每年的4月16日为“世界嗓音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你发声,发声为你”。为加强人民群众对嗓音健康的了解和重视,提高人民群众爱嗓、护嗓的意识,在“世界嗓音日”来临之际,我院西海岸院区康复医学科联合耳鼻咽喉科举行了大型公益义诊活动,本次义诊活动得到了蓝橙丝带言语健康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 义诊活动于4月12日9:00在西海岸院区一楼门诊大厅顺利开诊,门诊大屏幕上同步滚动播放爱嗓护嗓科普小知识,康复医学科市南病区的医、技专家专程从市南院区赶至西海岸院区参加本次公益义诊活动。 义诊当天,专家现场为存在嗓音等问题的患者免费提供诊疗服务,他们当中有因脑血管疾病造成发音障碍的患者,有因甲状腺术后发音异常的患者,有因过度用嗓造成发声不适的患者,还有发声异常的小朋友,更有众多存在耳、鼻、咽喉不适的患者朋友。康复医学科和耳鼻咽喉科的医、护、技专家免费为前来咨询的患者(患儿)提供专业的检查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并为部分患者进行了现场的康复治疗,团队精湛的诊疗技术及康复方案得到了患者和患儿家属的高度称赞。 本次义诊活动面向大众普及了嗓音康复的相关知识,增强了大众爱护嗓音的意识,提高了大众对嗓音障碍的正确认识及认真对待,受到了广大患者(患儿)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康复一人,幸福全家”,关注嗓音障碍,致力专业康复,我们一直在路上!(康复医学科西海岸病区)
    发布时间: 2023-04-14 | 来自:宣传部
  • 我院李林同志当选青岛市半岛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近日,青岛市半岛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我院康复医学科李林同志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刘艳琳同志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半岛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隶属于青岛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协会(一级协会),其前身为半岛康复治疗师论坛。半岛康复治疗师论坛成立于2015年,由胶东半岛多家医疗机构康复治疗专家构成。8年时间内在传播康复治疗知识、科普康复治疗理念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在成立仪式中,青岛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海春同志就半岛康复治疗师在过去几年中为本地医疗健康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同时针对未来发展中面对的问题和难点提出积极的指导建议。青岛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协会徐海波执行会长也围绕协会发展目标与论坛专家们交换意见,期待通过协会和专委会的共同努力,将康复事业打造成青岛新名片。专委会成立后将继续贯彻论坛宗旨,普及康复医学理念、培养康复治疗人才、推动康复产业发展。(康复医学科西海岸病区)
    发布时间: 2023-04-14 | 来自:宣传部
  • 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二〇二三年第四次理论学习会
    4月13日下午,青大附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市南院区第一会议室举行二〇二三年第四次理论学习会。 会议由青大附院党委书记、青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蒋光峰主持。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摘编、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及相关警示教育典型案例。 中心组成员结合自身工作,就学习材料进行讨论。 党委副书记宁险峰发言。他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日,青岛市委召开专项行动动员大会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我院也出台相关文件。崂山院区将坚持党建引领、以问题导向解决问题;坚持对标自查,补齐短板,抓好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降低投诉率;加强宣传引导,讲好青医故事,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副院长唐笠岷发言。他表示,作为医院后勤工作的管理者,应具备服务大局的意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医院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后勤队伍,要坚持做好专业培训管理,用先进的智能化手段提升后勤服务效能;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软件,深化服务理念,凝心聚力;加强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走好市场化、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外科党总支书记王娟娟谈心得体会。她表示,通过学习,个人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坚持人民至上,把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外科党总支将进一步对支部的管理,进一步提升每一位党员的思想认识,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蒋光峰书记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作为医疗机构,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紧跟青岛市卫生健康委“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步伐,将这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认真抓好落实。院党委已制定相关方案,以改善就医体验为抓手做出相应部署,各部门应根据方案合理分工,周密组织实施,将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医院已成立督导组,加快推进重点工作。全院要上下一心,形成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发布时间: 2023-04-14 | 来自:宣传部
  • 强强联合,再创佳绩 ——我院援疆专家在喀什地区肺科医院成功完成3例无痛气管镜操作
    4月13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援疆专家崔世超医生联合麻醉科援疆专家王君涛医生在喀什地区肺科医院成功开展3例无痛气管镜检查,给喀什人民带来了福音。 帕提古丽女士,今年43岁,15岁患肺结核,近期出现咳嗽、咳黄痰,伴有活动后胸闷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右肺上叶不张,局部伴有支气管扩张。为进一步排查结核复发情况,患者入住呼吸科,援疆专家崔世超分析病例后决定完善支气管镜检查,由于既往患者曾完善过支气管镜检查,对检查存在很大的恐惧和抵触,崔世超主任了解到情况后决定给患者完善无痛气管镜检查,并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明无痛支气管镜的优点,患者可以没有痛苦地完成操作,患者及家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很快同意了检查。 由于喀什地区肺科医院没有麻醉医生,崔世超主任联系了目前在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医院援助的同事王君涛主任,王君涛主任是我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对无痛麻醉有着独到的见解,收到邀请后欣然前往喀什地区肺科医院,在王君涛主任的协助下,顺利给患者完成了支气管镜操作。患者一觉醒来,操作早已结束,患者高兴的对崔世超主任和王君涛主任竖起了大拇指,“我从来没有想过睡一觉就可以把操作做完了,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你们援疆专家技术太棒了,感谢你们!”患者高兴地说。 无痛气管镜是借助麻醉完善支气管镜的办法,以往操作患者往往有咳嗽、胸闷、恶心等不适,给予静脉麻醉后,患者舒适镇静状态下完成操作,对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很大作用,并且在镇静状态下可以开展冷冻、氩气、球囊扩张等介入操作,对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拓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院援疆专家在喀什地区开展无痛支气管操作填补了当地医院空白,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为青大附院援疆工作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西海岸病区)
    发布时间: 2023-04-14 | 来自:宣传部
  • 科学抗“帕”丨神经内科崂山党支部开展帕金森病日义诊活动
    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日,今年帕金森日主题为: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如缺乏及时的诊疗,可导致患者丧失自理能力,产生严重后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第三杀手”。 为了提高公众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和了解,4月11日上午,在青大附院副院长陶昊、崂山院区党政办公室主任石新艳、崂山院区医务处主任许凤的关心指导下,在神经内科崂山院区病区主任宋玉强的带领下,神经内科崂山党支部来到门诊大厅,利用精心准备的帕金森健康教育宣传册和绘声绘色的现场讲解,为群众进行了帕金森相关知识的普及和义诊活动。在场的群众对于此病的了解普遍不够,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投向义诊专家,积极向各位专家提出问题。专家们从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预防、治疗、饮食及服药注意事项、康复运动等一系列问题入手,并现场发放了帕金森病健康教育手册,指导交流“帕”友们的日常生活,热情解答了“帕”友们心中的疑惑。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自:宣传部
  • 崂山院区综合儿科成功举办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学习班
    近日,由我院崂山院区综合儿科发起,联合胶东半岛多家医院变态反应科、儿科举行的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学习班圆满结束。本次学习班旨在探讨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防。 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螨虫致敏的治疗,通过注射含有螨虫抗原的免疫原液,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效果。近年来,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次学习班邀请了国内变态反应科专家唐宁波教授、儿童内科变态反应专家林荣军教授共同研讨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免疫组分研究的新进展应用方向,王青教授作了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总结和分析,金蓉教授介绍了真实世界研究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通过主题学习、案例分享、会议交流等形式,来自省内多家医院的变态反应科和儿科过敏疾病的专家林航教授、管仁政教授、郭志丽教授、黄永文教授、郑兴厂教授,深入探讨了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展望。 此次学习班圆满结束,标志着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相信在相关专家不懈努力下,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将为广大过敏患儿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自:宣传部
  • 心血管内科市南党支部召开“护士党员服务示范岗”暨“护士党员服务标兵”启动大会
    为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心血管内科市南党支部积极贯彻落实我院“68112”计划部署和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要求,于2023年4月6日在心血管内科示教室召开“护士党员服务示范岗”暨“护士党员服务标兵”启动大会,党支部书记廉哲勋、副书记辛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学习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护士党员服务示范岗”“护士党员服务标兵”创建及评选活动方案》,科室护士党员通过积极学习医院文件并结合自身理解,提出系列切实可行的响应措施。 卢晓虹护士长总结发言,希望护士党员在工作中要敢于亮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核心制度,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科室争创“护士党员服务示范岗”贡献力量。 廉哲勋书记及辛辉副书记为科室护士党员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廉哲勋书记表示,发展服务示范岗是护士党员的目标更是科室所有党员的共同目标,全体党员要增强党性修养,深入推进党建与临床工作的融合,辛辉副书记表示将以“护士党员服务示范岗”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供科室的服务水平,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本次会议,充分调动科室护士党员争创“护士党员服务示范岗”“护士党员服务标兵”的积极性,激发护士党员工作的热情和活力,活动开展得到党支部大力支持。(心血管内科市南党支部 夏丽丽)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自:宣传部
  • 气道健康 从鼻开始——耳鼻咽喉科平度病区举行2023年全国爱鼻日义诊活动
    樱花飘飘,柳絮扬扬,四月的春天美不胜收,踏青外出最适宜不过。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也迎来了涕泗横流的烦恼。 每年4月的第2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2023年爱鼻日的主题是“气道健康,从鼻开始”。为普及鼻部疾病的知识,有效应对及预防过敏性鼻部症状的产生,耳鼻咽喉科平度病区在葛瑞锋主任的带领下,举办了2023年全国爱鼻日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活动由耳鼻咽喉科平度病区联合眼科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主要针对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 活动中医护人员耐心解答患者的鼻部及眼部健康问题,给予前来问诊患者进行仔细查体,同时提供免费过敏原检测,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过敏性相关的治疗及建议。此外,现场还免费为患者测血压、测血糖及鼻腔清洗知识的讲解,备受前来义诊患者的青睐。 爱鼻健康倡议: 1.外出注意口鼻防护,避免病从鼻入,过敏性鼻炎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防护。 2.改掉抠鼻习惯,可清洗鼻腔或用消毒棉签清洁鼻腔,改善鼻腔不适。 3.睡前洗脸洗鼻,关注睡眠呼吸质量,若发现长期张口呼吸及明显呼噜声应及时医治。 4.注意擤鼻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 5.及时治疗鼻部病症,关注鼻腔对睡眠、耳部、咽喉等健康的影响。 此次活动在党、团支部及“爱知馨”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大力支持下和病区医护人员的努力圆满举办,健康义诊将继续延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一直在路上。(耳鼻咽喉科平度病区)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自:宣传部
  • 关节外科完成我省首例智能传感器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
    近日,关节外科张海宁教授团队完成一例智能传感器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 患者为一老年女性,因右侧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进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和术中,张海宁教授对患者膝关节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及运动学特性进行了充分评估,利用先进的智能传感器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内外侧间室的松紧度及软组织平衡进行了定量的监测,并根据患者个体化的特点及传感器反馈的相关参数实施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使得手术当中关键的软组织平衡环节得以精准完成,进而获得了良好的术中软组织平衡及满意的术后效果。该技术的实施,填补了既往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过分依赖医师经验,软组织平衡缺乏客观评估监控的缺陷,从而改善了手术效果。 此次手术为智能传感器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在山东省的首次应用,也使得我院智慧关节建设再次实现突破。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自:宣传部
  • 神经外科召开2023年学科建设研讨会
    2023年4月6日,神经外科在市南院区阶梯教室召开2023年神经外科学科建设研讨会。医务部主任周传利出席会议,神经外科四病区及神经外科监护室全体医师及护士长参加会议,神经外科主任丰育功主持会议。 首先,丰育功主任作2022年神经外科学科建设工作报告。丰育功主任依据2022年神经外科医疗、教学、科研相关数据,通过科室人员架构、各病区发展状况、科室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向,对科室现阶段学科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2023年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了布置。同时要求神经外科各病区以深入贯彻落实医院“68112发展计划”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随后,市南病区主任栗世方、崂山病区主任闫志勇、平度病区主任薄勇力、西海岸病区主任胥建、神经外科监护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张睿分别从各病区2022年工作成绩、病区发展存在的问题、2023年工作规划等方面做了汇报。 最后,丰育功主任总结指出,此次神经外科学科建设研讨会,通过全方位剖析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使大家认清了科室现阶段面临的挑战,指明了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相信2023年在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和兄弟科室的大力配合下,在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经外科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实际行动为建院125周年献礼!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自:宣传部
  • 肿瘤放疗科成功举办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食管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山东省食管肿瘤精准治疗高峰论坛
    2023年3月12日上午,由肿瘤放疗科崂山病区张碧媛主任牵头成立的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食管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成立大会,同时召开首届山东省食管肿瘤精准治疗高峰论坛。近200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选举张碧媛主任为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我院党委副书记宁险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宝生、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秘书长刘爱玲、我院肿瘤医院院长邱文生、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副院长马学真、我院肿瘤放疗科主任陆海军到会致辞,表达了对食管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热烈祝贺,并对专委会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 论坛邀请了省内10余个县市的肿瘤放疗、化疗、消化内科、影像科、胸外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知名专家共话食管癌的多学科规范诊疗。我院胸外科葛楠教授,放射科陈静静教授,消化内科孙学国、荆雪教授,介入医学中心于春鹏教授在会上就各自学科的最新进展及临床经验做了精彩的报告,展示了我院食管肿瘤MDT专家的实力和学术风采。会议内容既前沿又接地气,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现场掌声迭起。 半岛都市报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图文及视频报道,并对张碧媛主任进行了专题采访。张碧媛主任介绍,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在全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约为第6位,死亡率约为第4位,男性食管癌的患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45~80岁,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山东是高发地区之一。我国食管癌以鳞癌居多,约占患者总数的90%。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进食阻挡感、梗噎、异物感等,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声嘶、呛咳、局部疼痛或不适、神经压迫、体重下降等症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获得长期的生存至关重要。一旦确诊,需要尽早地选择规范的治疗方式。 食管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针对食管癌的规范化诊疗进行多学科的深入探讨,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加强省内横向和纵向合作,开展创新性研究,与国内国际诊疗指南接轨,制定符合我省食管肿瘤特点的诊疗规范,倡导通过MDT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高效、低毒、经济的治疗方案。多学科会诊能让诊疗团队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食管肿瘤专委会将依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平台,定期召开学术会议,通过医工结合,将食管癌的精准治疗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自:宣传部
  • 小意外 大危机——儿童神经系统罕见病MDT团队争分夺秒抓住黄金治疗窗抢救脊髓损伤
    近日,儿童神经内科收治了一名特殊患儿,小阳阳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某天在玩耍时不慎屁股着地,重重地摔了一跤,阳阳没觉得很疼,想自己站起来,但是双腿怎么也使不上劲,这可把爸妈吓坏了,赶紧带阳阳来到我院西海岸院区。就诊时阳阳完全不能站立,躺在床上双腿也只能在床面轻微的挪移,并出现了排尿困难。 小儿外科李富江副主任第一时间接诊患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他高度怀疑是脊髓损伤,立即安排脊椎磁共振检查,并请儿童神经内科易致主治医师进行会诊,经过细致的查体,将病变定位在脊髓上。时间就是生命,治疗开始的时间决定了孩子以后还能不能站起来。李富江副主任和易致主治医师迅速联系放射科医师紧急查看脊椎磁共振结果,诊断为“无骨折脊髓损伤”,需要在黄金8小时内迅速开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激素冲击治疗风险大,并且患儿不能排尿,需要留置导尿管,进行严密的监护和细致的护理,易致主治医师一边紧急安排激素治疗,一边联系儿童重症监护室冯璇医师,将阳阳立即收住院,在8小时内开始了激素的冲击治疗,减轻脊髓水肿。 经过积极治疗,第二天,阳阳的双腿就明显有了力量,也可以自主排尿了。治疗第3天,孩子就能下床缓慢行走了。随后,康复医学科柏广涛教授、宫阳阳医师进行床旁康复指导。中医科给予针灸理疗,治疗1周后,阳阳已经基本和正常孩子一样跑跳了。看着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大家心中无比畅快。 无骨折脊髓损伤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临床工作中,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的无骨折脊髓损伤比较容易诊断,但是非严重暴力动作,如舞蹈下腰或者像小阳阳这种情况,就特别容易延误诊断从而导致治疗延迟,治疗延迟可能意味着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从此只能依靠轮椅度日,且长期伴随尿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我院儿童神经系统罕见病MDT团队在疾病面前能迅速做出反应,抓住治疗的黄金期。儿童神经内科已接诊多例类似的患儿,有经治疗后成功站起来的,也有因送医时已错过黄金治疗时间而抱憾终身的。生活中,难免有些小意外,但家长、老师、其他看护者和急诊医生能认识这些小意外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至关重要,通过小阳阳的事情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情况,若不幸遇到,请立即就医,为孩子争取黄金治疗时间窗。(儿童神经内科)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自:宣传部
  • 下肢缺血坏疽微创诊疗MDT成立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引起的严重缺血坏疽,又称为终末期血管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由血管外科市南病区王曰伟副主任医师牵头,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创伤外科和介入手术室,成立了创新性微创诊疗模式。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常见的老年病,严重会导致静息痛和足部坏死,患者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口服止痛药或针剂效果不理想,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患者睡眠和饮食,导致患者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而下肢坏疽患者合并症多,若不及时治疗,会因为衰竭而死亡。介入微创手术开通血管是恢复下肢血运的唯一治愈方式。由于患者下肢疼痛而无法平卧,难以配合局麻手术。又因为身体状况差,合并症多,高龄、全麻、禁忌症等因素,导致静脉复合麻醉风险高,有些患者不得不放弃手术治疗,被病痛折磨着。 血管外科市南病区王曰伟副主任医师联合麻醉科牛泽军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单亮主任医师、创伤外科宫海峰副主任医师、介入手术室张岩护士长成立了微创诊疗MDT团队,通过微创手术恢复下肢动脉血运,术前进行精准神经阻滞麻醉,降低麻醉风险,减少费用,使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配合完成手术。对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极高危患者,术后转至重症医学科密切监测治疗。患者下肢血运改善后,足部坏疽部分进行清除,患者能够恢复自理或正常生活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自2023年1月份,下肢缺血坏疽微创诊疗MDT成立以来,该团队在神经阻滞麻醉下已完成下肢缺血坏疽微创手术5例(其中1例心脏射血分数32%,全麻风险极高),均取得满意的效果。这一创新性诊疗模式,会让更多遭受下肢缺血疼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血管外科 牛立园)
    发布时间: 2023-04-12 | 来自:宣传部
  • 无菌安全,医手掌控 ——西海岸院区成功开展2023年外科手消毒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为响应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号召,积极贯彻落实医院“68112发展计划”,西海岸院区护理院感处联合医务处组织开展2023年外科手消毒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旨在提高外科手消毒操作规范性和正确率,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技能,保障外科手术患者就医安全,筑牢院感防控安全屏障。活动于2023年3月13日至4月12日进行,分为强化培训与现场考核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科手消毒强化培训。护理院感处工作人员根据WS/T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拍摄制作了外科手消毒的操作视频,并制作了《手卫生知识培训》的幻灯片,通过钉钉进行全员推送,要求大家根据视频讲解和幻灯片进行学习。 第二阶段:现场考核。考核地点设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和手术室现场,评委由护理院感处副主任陈蕾带领院区院感专职人员担任。本次专项行动共培训考核医务人员260人,涵盖除外出进修、出差、请假的所有本院人员及部分规培、进修人员。整个考试过程有序、严谨、规范,按照强化培训,考核,再培训、再考核的原则,监考人员对每一名考试人员进行了严格考核,并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力求人人掌握要领,最终参与考核的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正确率达到100%。 外科手消毒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外科手消毒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有效强化了手卫生相关知识,使外科手消毒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诊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西海岸院区护理院感处)
    发布时间: 2023-04-12 | 来自:宣传部
  • 肝胆胰外科西海岸病区完成巨大腹腔肿瘤切除术
    近日,一位男性患者因腹部胀闷,腹部不对称,就诊于西海岸院区肝胆胰外科门诊,患者自诉腹胀已有2月余,饮食及睡眠均明显受影响,经相关检查可见右上腹明显膨隆,左右腹部不对称,CT检查提示腹腔巨大肿瘤。肿瘤长径达到了21厘米,堪称巨大肿瘤。 术前影像图片如下: 腹腔巨大肿瘤容易合并多脏器侵犯,往往需要肝、肾、胰、肠、血管等同时手术,手术难度大,必须有深厚的腹膜后肿瘤手术的基础才能完成。 经科室讨论后,在曹景玉主任指导下,西海岸院区腹膜后肿瘤团队将困扰患者多年的巨大肿瘤成功切除。术中由于肿瘤巨大,占据整个视野,需要多人协作,从各个角度逐渐游离,由表面到深处,逐渐使肿瘤活动度加大,方便显露视野,最终成功保住了结肠及十二指肠,仅切除部分肝组织,完整切除肿瘤。 肝胆胰外科在曹景玉主任及胡维昱主任带领下,稳步进取,勇攀高峰,成立肝脏、胰腺、胆道科内亚专科组,不同疾病专病专治,力争每一种疾病都达到国内外前沿水平。近年又成立腹膜后亚专科组,由曲林林教授、刘奎主治医师等组成腹膜后团队,致力于处理高难度的腹膜后肿瘤,已腹腔镜微创完成多例腹膜后肿瘤,再创新高。(肝胆胰外科西海岸病区)
    发布时间: 2023-04-12 | 来自: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