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防控工作在医院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24年12月18日,魏丽丽副院长带领医院感染管理部孙迎娟主任及各院区院感管理人员,深入崂山院区内镜诊疗中心开展联合查房工作。此次查房旨在调研内镜诊疗中心的日常感控管理及诊疗过程中的感染隐患,确保各院区院感管理同质化提升。
内镜诊疗中心张凌云护士长首先进行日常感控管理工作汇报。随后,魏丽丽副院长一行对内镜诊疗中心的工作流线、内镜洗消过程等进行了详细查看。魏丽丽副院长指出,内镜中心应从环境控制、人员管理、内镜使用、洗消全流程管理等方面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做好新技术开展感控流程改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内镜诊疗的规范化与高效化运作。
联合查房结束后,魏丽丽副院长参加了医院感染管理联合科务会,强调了近期重点推进工作,各院区汇报了近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院感督查结果,并深入探讨与交流了2025年院感工作规划,以推动 “感术行动”落实为核心强化各种有创操作感控管理,以推进“规率”(规范病原学送检、提高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行动开展为抓手提升抗生素科学应用及多耐防控,重视向院感病例学习,以此全面提升我院院感防控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崂山院区护理院感处)
-
魏丽丽副院长深入崂山内镜中心开展院感联合查房并组织召开院感年终工作会议发布时间: 2024-12-19 | 来自:宣传部
-
冬日暖阳 健康“童”行——儿童血液肿瘤科走进幼儿园举行健康科普活动寒冷的冬日里,阳光温暖而明媚,我院“爱知馨”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儿童血液肿瘤科西海岸护理单元在长江路中心幼儿园吴江路园区(扒山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活动。本次活动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旨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特别是针对儿童健康问题。志愿者们向幼儿园的家长和老师们普及了秋冬季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家庭用药常识,以及热性惊厥和家庭急救的相关技能。 泥永安副主任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在场的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冬季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常见疾病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家长们听得聚精会神,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泥永安副主任医师耐心解答,确保每位家长获得满意的答案。 孙姚主管护师向家长们讲解了发热的居家管理方法以及热性惊厥的正确处理方式。针对家长们在日常照护中可能存在的误区进行了纠正,并用专业的知识指导家长们如何正确处理发热和热性惊厥,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及时和恰当的照护。 最后,宋砚坤副护士长作为儿童专业BLS及PALS Provider(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提供者),带领家长们一起学习并练习了儿童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她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出了大家在急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方法,确保家长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于笑笑主管护师和新入科的崔可忻护士现场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不仅为在场的家长们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指导,还进一步完善了知识结构,增强了职业自豪感。 活动当天,现场气氛格外热烈,家长们积极参与,踊跃提出各种问题。通过此次活动,家长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健康知识和宝贵的急救技能,还深刻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精神以及对儿童健康的深切关怀。健康中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我们在行动。(儿童血液肿瘤科 孙姚 宋砚坤)发布时间: 2024-12-19 | 来自:宣传部
-
放射科成功举办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2024年12月17日,放射科成功举办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姜彦,我院科研与外事工作部主任陶诚,放射科主任郝大鹏、病区主任聂佩、李志明、刘学军以及科室重点申报人员参加。 姜彦副院长、陶诚主任致辞。此次会议的举办,激发了科室人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热情,进一步提高申报工作的质量和成功率,有力推动了2025年度放射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 郝大鹏主任对放射科学科的科研现状进行了全面汇报,系统地回顾了放射科近年来的科研动向,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必报人员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与梳理。此外,郝主任还对科室在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规划。 会上,放射科重点申报人员:聂佩、李志明、王鹤翔、董诚、张华、崔久法以及新入职的薛彩强、张雨、赵晗三位博士,分别就自己的前期研究基础和相关进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最后,年轻博士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与会专家耐心解答,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同时,鼓励年轻博士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拓宽研究视野,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圆满落幕,科室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积极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致力于提升科室的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发布时间: 2024-12-19 | 来自:宣传部
-
西海岸血液内科党支部召开全科医务人员恳谈会为庆祝建院126周年,传承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强化“院-总支-党支部-科室”上下联动的医院文化建设机制。根据医院工作要求,2024年12月13日,西海岸血液内科党支部召开全科医务人员恳谈会,以实际行动推动血液内科优良传统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血液内科返聘教授孟繁军回顾了血液内科的发展历程和亲身经历,激励广大医护人员要在医院这片沃土上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把优良传统弘扬好,把医院和科室建设好。除了发挥自己的医术,认真细心为病人看病外,最重要的是要给病人信心与希望。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发挥集体的智慧,汇聚大家的本领为患者解除痛苦,让众多的患者恢复健康! 血液内科主任冯献启表示前辈是科室的宝贵财富,孟繁军教授与病人沟通时总是弯下身子仔细倾听,态度和蔼、平易近人,青年人要传承协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另外,要秉承“三基三严”,尤其要重视病历的撰写,学习创新精神,注重临床积累,青年一代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专家们持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血液内科护士长李晓娟指出,护士的职责不仅在于打针、发药,还要观察病情、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护士是医生的眼睛,永远要值守在第一线,年轻护士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身业务能力,继承青医人待病人如亲人,待同事如家人的优良传统。年轻医护人员要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青医精神薪火相传。 此次恳谈会不仅让全科医务人员感受到了医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前辈们的奋斗精神,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热情和信心。传承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更是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重要举措,它有效促进了支部堡垒作用的发挥,为科室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西海岸血液内科党支部 何霞)发布时间: 2024-12-19 | 来自:宣传部
-
妇产科教研室举行2024年度集体备课与试讲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近日,妇产科教研室举行了2024年度集体备课与试讲活动。活动得到了教研室主任崔竹梅教授、副主任车艳辞教授、娄艳辉教授、齐卫红教授、李超教授、田甜教授的大力支持,来自三个院区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科的骨干教师及教学秘书10余人积极参与,共同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体备课活动中,崔竹梅教授主持备课,教研室副主任及骨干教师作为备课组成员踊跃发言,共同探讨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新学期,为响应医学部器官与系统整合教学改革趋势,全面推进整合课程教学实施,妇产科教研室积极开展新课程:《女性生殖系统与疾病》。新课程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备课组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热烈研讨,并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集体智慧在交流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随后的试讲环节中,8位青年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做了精心准备,授课内容详实,涵盖了《女性生殖系统与疾病》的各个章节,表达流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评审老师对试讲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核,逐一针对试讲教师授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从课件制作、讲授方式、双语教学、师生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强调将课程思政与人文关怀贯穿于始终。试讲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受益匪浅,对新学期的教学充满了信心。 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还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丰富了教学手段。妇产科教研室一贯注重教学质量与改革,在做好理论授课、见习带教、实习指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进一步开展模拟诊疗、PBL教学、技能操作培训和实操等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未来,妇产科教研室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而努力!发布时间: 2024-12-19 | 来自:宣传部
-
口腔科党支部开展院史学习恳谈会为庆祝建院126周年,口腔科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赵保东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恳谈会。 恳谈会中,赵主任与科室医生共同回顾了医院的历史和科室的历史、党支部的建设,结合自己的经历推心置腹地交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院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德国在青岛建立海军野战医院,这是医院的最初形态。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医院被日本侵略军占用,改称陆军病院。此后,医院名称多次变更,包括青岛病院、同仁会青岛医院等。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医院由青岛市政府接收。1946年,医院移交山东大学,命名为“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49年,青岛解放,医院改称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后改为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1993年,青岛医学院并入青岛大学,医院改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医院再次更名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为医院发展鞠躬尽瘁的知名专家。医院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奋斗史。同样,科室的发展也离不开我们科室所有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口腔种植中心创建于1996年,是山东省最早的口腔种植门诊之一,20余年来已形成了种植义齿修复的综合配套治疗体系,并成功地为数万位患者进行了牙种植修复治疗,患者遍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创立“守口腔健康,护党旗飘扬”党建品牌,日常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口腔诊疗服务,不断学习深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研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把论文写在临床工作中,把科研成果落实到口腔诊疗台旁。真正做到“守人民口腔健康,护心中党旗飘扬”。我们的临床工作周而复始地琐碎地忙碌着,正因为坚持着最初的理想和医者仁心,才成为了老百姓口腔健康的守门人。 恳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坚守医者初心,践行医者誓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发布时间: 2024-12-18 | 来自:宣传部
-
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专科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委员会换届会议成功召开12月13日-14日,由青岛市医学会主办,我院神经外科承办的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专科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委员会换届会议顺利召开。青岛市医学会秘书长管军、我院院长李环廷、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王东海、青岛市医学会学术会务部主任张韬出席会议。 13日下午,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专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神经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丰育功代表第七届委员会做工作汇报并介绍了第八届委员会的筹备情况。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专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设置委员67名。其中,主任委员1名,名誉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1名。 依照程序,经无记名投票,我院神经外科丰育功当选名誉主任委员,栗世方当选为主任委员,李环廷、郭品当选为副主任委员,丁昌青、车树圣、成磊、闫志勇、李照建、张睿、陈兵、胥建、崔振文、程建华、焦迎斌、薄勇力当选为委员(姓氏笔画排序),成磊兼任第八届委员会秘书。 栗世方主任委员在履新致辞中对市医学会领导的支持、分会委员的厚爱和神经外科同仁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新一届神经外科分会全体委员将在继承与发扬中不断前行,奋发图强,努力拼搏,为青岛市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王东海对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的工作予以肯定,并对新一届委员会提出希望,希望新一届青岛市神经外科分会在栗世方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再接再厉,借助学会平台,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再创辉煌成绩。 青岛市医学会管军秘书长代表市医学会对新当选委员表示祝贺。他希望新一届神经外科分会能打造出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团队,提高青岛市神经外科专业水平,为青岛市民的健康福祉做出贡献。最后,管军秘书长祝愿新一届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会积极努力,团结协作,分会各项工作取得更优异成绩。 在14日进行的学术论坛中,来自青岛市多家医院的17名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我院丰育功教授、栗世方教授、胥建教授、兰小磊教授、车树圣教授、陈兵教授、张洪亮教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进行讲座并汇报各自亚专业发展情况,针对脑血管病、脑肿瘤、神经内镜及脊髓脊柱等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与各位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获得了青岛市兄弟单位同行的一致好评。 14日下午,大会顺利闭幕。栗世方主任委员总结发言,近年来,在全市神经外科医师的共同努力下,青岛神经外科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获得稳定、快速发展。本次会议交流,为青岛市神经外科的诊疗水平及科研能力带来新的提升。希望各位委员结合自身的专病特色工作,发挥特长,带动大家共同进步,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神经外科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发布时间: 2024-12-17 | 来自:宣传部
-
卫生宣教 | 送科普进校园——心理讲座助力学生心灵成长近日,应平度市妇联和平度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盛情邀请,受平度院区党政办公室与医务处委派,儿童保健科青少年心理专家冯雪英副主任医师,带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前往平度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阳光心态——高中生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策略”的精彩科普讲座。 冯雪英医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开场,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她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困惑、职业规划迷茫等。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高中生在面对学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时应采取的有效应对策略。冯医生还穿插了互动小游戏与现场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了冯雪英医生的讲解。通过此次讲座,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管理压力和调整心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平度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对冯雪英医生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她的精彩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心负责人表示,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加强与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儿童保健科 尚艺懿 冯雪英)发布时间: 2024-12-17 | 来自:宣传部
-
忆往昔 峥嵘岁月,看今朝 勇立潮头——妇科市南党支部“讲历史论传承”主题活动为庆祝建院126周年,传承优良传统、弘扬科室文化,强化“院-总支-党支部-科室”上下联动的医院文化建设机制,妇科市南党支部开展了“讲历史论传承”主题活动。 从医60多年的老党员王言奎医生为大家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医院和科室的历史。在王言奎医生入院工作的时候,妇产科主任是人称“齐鲁三森”之一的何森主任,何主任关注劳动妇女的切身疾苦,埋头研究合适劳动妇女的子宫托。白永秀主任因身体原因平时虽然不经常参加手术,但疑难病例讨论必定能见到白主任的身影,而且白主任对阴道镜等新技术的研究近乎痴迷。戴淑真主任更是把爱与奉献变成一种习惯,把医院当成家把患者当成亲人。 60年前的医院规模有限,仅有的几座楼也简陋狭小。碍于解剖学知识不系统,当时进行一台全子宫切除的手术,需要集全科所有医生之力完成将近8个小时的紧张手术。虽然条件如此艰苦,老一辈妇产科人靠着热爱与奉献,参加了多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的编写,精进手术技术、诊疗水平,将医院和科室的影响力辐射到临沂、泰安、威海等地,通过招收山东各地的进修医生、对口支援等,把技术和经验无偿的传递给兄弟医院。 党支部书记娄艳辉医生为大家作了题为《传承创新、走向未来》的报告,汇报了妇科“严谨求精、创新进取、团结协作”的学科精神,介绍了现在科室在崔竹梅主任的领导下取得的成果,提出了“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妇科医学中心”的学科愿景。 王言奎医生的诙谐幽默,娄艳辉医生的真挚从容,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倾听者,老一辈专家对妇产科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科室如今取得的成果和地位,深深激励着每一位妇产科人。大家纷纷表态,要继续传承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创造更辉煌的明天。发布时间: 2024-12-16 | 来自:宣传部
-
我院儿童内分泌代谢消化科成功举办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与管理学术交流会为进一步推动1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提升各地医护人员对1型糖尿病诊疗及血糖管理的认知,有针对性目高效的管理病患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我院儿童内分泌代谢消化科承办的“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与管理学术交流会”于12月14日在青岛召开。 我院儿童内分泌代谢消化科主任陈志红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本次学术交流形式多样,包括儿童1型糖尿病学术讲座和病房实地参观交流,特邀多地儿童糖尿病专家授课,共有来自全国10个省份20个地市50余位儿童内分泌专业医护参加,共同学习、交流和分享儿童糖尿病诊治经验。 会上,学术讲座聚焦1型糖尿病的预防、治疗、饮食、护理、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首先,由我院儿童内分泌代谢消化科儿童糖尿病爱心医疗团队带来儿童1性糖尿病诊治前沿内容,田飞副主任医师分享了《1型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展望》,就新近1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热点研究进行了详尽的汇报。陈志红教授以临床病例引出要重视糖尿病分型,尤其是单基因糖尿病特点、诊断和治疗等,精准诊断才能给糖尿病儿童包括家长带来恰当正确的治疗。张丽娟副主任医师汇报了科室管理糖尿病患儿的丰富经验和相应的科研产出,显示了科室无论在糖尿病管理还是在科研产出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科主任医生吴娜教授分享了《先进疗法在糖尿病中长期应用的获益》,使医务工作者对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优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内容,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宋福英教授就《儿童糖尿病教育与实践探讨》分享了儿童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结合自己丰富的管理经验分享如何个体化实施糖尿病教育的技巧。青岛市市立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顾萍教师生动形象的分享了《1型糖尿病饮食营养管理》,使临床医生能更加简单明了的指导糖尿病患儿饮食。儿童内分泌代谢消化科刘新侠主管护师是糖尿病专科护士,结合护理管理经验分享了本科室糖尿病患儿护理心得体会,强调“全人”理念,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医护结合,家庭参与,共同为1型糖尿病家庭提供控糖管理指导。 专家们参观了儿童内分泌代谢消化科病房,陈志红教授就各位专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了详尽的回答,进一步对1型糖尿病管理经验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在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发布时间: 2024-12-16 | 来自:宣传部
-
“关注吞咽,乐享健康”——康复医学科走进养老院举行“世界吞咽日”科普宣讲活动进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吞咽是进食的首要动作。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吞咽器官的结构或者功能损害导致食物不能安全有效地从口腔进入胃内,可出现于各种疾病及疾病的各个阶段,可导致反复发热、营养不良甚至窒息等并发症。12月12日被设为“世界吞咽日”,倡导对吞咽障碍群体的关注。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进食呛咳或不足普遍存在。康复医学科吞咽障碍康复亚专业积极响应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委会的倡议,于12月13日走进青岛福彩养老院进行科普宣讲活动。 宣讲团队由康复医学科吞咽障碍康复亚专业带头人孟萍萍副主任医师、吞咽障碍康复专科治疗师张子青、专科护士张爱玲、青岛大学营养学院钟凤教授及学生数人组成。活动主题是对护理人员和陪护人员进行饮水试验、VVST吞咽功能筛查、口腔清洁度评估、误吸的护理干预、营养风险筛查等培训;并来到失能老人床边,指导进食中误吸的预防及使用负压吸引牙刷清洁口腔卫生等。参与活动的养老院从业人员表示收益匪浅,提升了对老人陪护的专业能力,希望还有后续的培训。 关注吞咽,乐享健康,从临床疾病康复到社区养老康复,康复医学科关注群体越来越大,希望能用自己的理念和技术造福更多失能人群。(康复医学科西海岸病区)发布时间: 2024-12-16 | 来自:宣传部
-
钢丝十二指肠内“安家”两年余 医生联手内镜巧取出38岁的买买提女士来自新疆,2年前因为个人原因吞食了两根钢丝,一直未随大便排出体外,其后偶有腹部不适,未做检查及治疗。近来,买买提女士感到上腹痛、腹胀、嗳气,上腹部烧灼感、恶心,遂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西海岸病区。刘俊衡医生在曹彬主任的指导,在胃肠外科张宪祥副主任医师、肝胆胰外科马湘副主任医师、麻醉科赫建帅副主任医师的保驾护航下,通过内镜下成功将其取出。 入院后,CT检查提示,买买提女士的十二指肠球部至降部内可见高密度金属影,伴放射状伪影,考虑异物嵌顿于十二指肠。曹彬主任和刘俊衡医师经过详细阅片及仔细询问病情。考虑因异物嵌顿于十二指肠,异物如果不及时取出,一旦出血穿孔,患者将会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由于患者钢丝嵌顿时间较长,钢丝在十二指肠的嵌顿深度不明,内镜取出存在较大风险,而且面临行开腹手术干预的风险。 为了完善手术方案,12月12日上午,针对该患者的病情组织了多学科会诊。胃肠外科张宪祥副主任医师、肝胆胰外科马湘副主任医师、麻醉科赫建帅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金延春护士长参与病情讨论。 经过充分的评估,医疗团队决定当日下午在全麻插管下,由刘俊衡医师对买买提女士进行急诊胃镜探查。当胃镜进入十二指肠,见钢丝形态质地正常,钢丝尖端均用塑料外皮包裹。一端嵌顿于球部前壁,一端嵌顿于降部乳头对侧,呈纵轴嵌顿于十二指肠球部至降部之间。刘俊衡医师首先利用异物钳松动钢丝嵌顿部,然后通过异物钳结合圈套器成功将两根钢丝取出。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无腹痛、腹胀等症状发生。 刘俊衡医师提醒,上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或故意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体,常见的异物如鱼刺、骨头、假牙、硬币、发卡、玩具、针线等,卡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内。随着内镜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我院消化内科已经成熟开展此项技术,为许多患者排忧解难,并提醒大家进食时需细嚼慢咽,避免说笑,如不慎误吞异物,切勿采取食物强制吞咽、喝醋等错误方法促进异物排出,避免损伤消化道和食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消化内科西海岸病区 荣山伟)发布时间: 2024-12-16 | 来自:宣传部
-
消化内科成功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2024年12月15日,消化内科在田字彬主任的带领下,成功举办了科室国基金申报动员会,会议由科室主任毛涛主持,邀请了青岛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医学院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王胤教授,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助理、青岛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主任高田林副教授莅临指导。 毛涛主任主持会议 田字彬主任致辞,他肯定了消化内科临床工作的突出成绩,指出在科研方面有更高的进步空间,举办此次国基金申报动员会,是为进一步激发青大附院消化内科医护人员申报国基金的积极性、提高申报质量和成功率,并代表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对王胤教授和高田林副教授莅临指导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田字彬主任致辞 王胤教授总结了医学院2024年国基金申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2025年国基金申报展望,对国基金申报的关键要点与制胜策略方面展开了详细的经验分享,列举了申报书撰写参考模板,总结了申报书的撰写规律,帮大家明确申报的重点要求和关键流程,以及如何提升竞标的竞争力。 王胤教授分享经验 高田林副教授围绕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解析与心得方面对国基金申报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以及申报书的写作技巧、细节关注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申报经验,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申报要点,提升申报书的撰写水平。 高田林副教授分享经验 会上,消化内科4位年轻博士:刘力宾、王士东、马贝贝、原子英分别汇报了自己撰写的申报书内容,王胤教授和高田林副教授针对他们的汇报内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与丰富的评审经验,对申报内容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从研究选题的精准提炼,使其瞬间聚焦前沿热点且独具创新性。年轻博士们均表示原本模糊的思路逐渐清晰,薄弱之处得以强化,优势之处更加彰显,不仅让申报书的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更极大地提升了申报者的科研思维与能力素养,为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国基金申报动员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扎实推进国基金申报工作,努力提升科室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发布时间: 2024-12-16 | 来自:宣传部
-
共筑预防屏障 守护健康肌肤 | 行政西海岸第三党支部举行系列科普宣讲活动为提高人民群众对压疮等伤口的认知程度、普及护理科普知识,近日,行政西海岸第三党支部书记修红带领伤口造口委员会等院区各委员会党员在门诊大厅为就诊患者及家属进行了“世界压疮预防日”系列健康科普宣讲活动。郑学风、刘淑芹、侯明晖三位护士长解答大家关于压疮预防的各种疑问,示范正确的患者翻身技巧,同时,发放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预防宣传资料。急诊科刘晓敏护士长、代月光护士长、贾圣杰副护士长给予就诊患者及家属作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培训,金延春总护士长作慢病管理的科普宣讲,高少波总护士长作母婴护理的健康宣讲。本次世界压疮预防日健康科普宣讲活动,专家们为50余名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医学科普知识宣教,利用模拟人为30余名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心肺复苏的培训,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世界压疮预防日”系列科普宣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公众对压疮预防的重视程度,也让更多的人掌握了压疮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慢性疾病的科学管理、母婴护理的医学常识、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的正确实施等健康知识。 我院伤口造口门诊开展压疮的诊治和处理已多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通过用心优质护理,对创面认真科学评估,仔细合理换药,来院就诊的患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行政西海岸第三党支部)发布时间: 2024-12-13 | 来自:宣传部
-
“科普急救知识,增强健康能力”——人文医疗进校园科普急救知识活动为了贯彻落实《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2024年12月6日下午,行政西海岸第三党支部联合急诊西海岸党支部走进青岛理工大学,开展了以“科普急救知识,增强健康能力”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青岛理工大学的师生们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有效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首先,急诊科副主任勇春明向大家详细的讲解了心肺复苏和AED的定义、原理及操作流程,让老师和同学们清楚心肺复苏的指征,什么叫做有效的心肺复苏等问题。急诊科护士长代月光就心肺复苏技能和AED的使用方法展开了技能培训,从评估、施救,再到观察抢救是否成功以及在施救的同时如何保护自己等环节进行了示教,第三党支部党员刘淑芹、张文洁、王琳对学生的现场操作进行指导。急诊科副护士长贾圣杰为大家带来“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精彩授课,在急诊科护士李延辉的配合下,为师生们进行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演示,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在不同场景下的急救技能。 此次科普活动历时2小时,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共2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急救知识培训,不仅是一次卫生健康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医学人文教育,营造了“人人学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氛围,培养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切实将校园安全落实到实处。下一步,党员同志们会继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医学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积极融入到工作实践中,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为大众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行政西海岸第三党支部、急诊西海岸党支部)发布时间: 2024-12-13 | 来自:宣传部